欢迎访问沪上在线  今天是 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

河北故城千亩小菊花成为200余户农民的“致富花”

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,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西半屯镇李洪屯村菊花种植田里,连片的菊花正开得旺盛,争奇斗艳,穿梭于花丛中的村民双手飞快地采摘菊花,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。

 

故城县西半屯镇李洪屯村菊花种植田里的菊花 齐红雨/摄 

“我家是周楼村的,离这儿不远,现在天天来这里摘菊花,一天能挣个百十来块钱,也不耽误家里的活。”村民袁振萍说。 

据李洪屯村党支部书记辛传强介绍,这块菊花田近十亩,种植户是村民辛传峰,他早年在外工作,思路开阔,回村后根据市场需求,积极调整种植结构,很快成为农村产业发展致富能人。辛传峰种植菊花是在2021年开始的,在村支两委的支持鼓励下,投入资金试种植了三亩地,效益明显。今年他扩大了种植面积,品种也增加到有北京菊、七月菊、金丝黄菊等几个。同时辛传峰还购进了烤干设施就地烘干,形成种植、烘干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
 

故城县西半屯镇李洪屯村菊花种植田里,村民正在采摘菊花 齐红雨/摄 

“按目前的行情来说,仅北京菊的湿菊就三元多一斤,预计亩产效益达在八九千元。另外菊花种植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,每到采摘季,每天在这里采菊的村民就达三十多人,每人每天收入能到一百多元。”辛传峰说。 

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,我们狠抓特色产业发展,引导群众转变观念,走产业发展路子,今年全村种植菊花一百多亩,仅这一项全村能增收近一百万元。”辛传强说。

  

故城县西半屯镇李洪屯村菊花种植户辛传峰正在烘干菊花 齐红雨/摄 

据故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立燕介绍,近年来,故城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效益型、科技型、带动性、融合性农业,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。通过引进特色种养产业,因地制宜在全县引导农民种植了金菊、金银花、板兰根等品种,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。目前,全县仅菊花种植面积一千余亩,经济效益达千万元,能带动当地二百余户农民增收。(故城宣传)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沪上在线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